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上海让钢琴家洛尔蒂所诧异的 可不止是音乐……

图说:洛尔蒂在上海与乐迷对谈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

  岁末,辞旧迎新,城市缤纷。

  昨天下午(12月25日),在转进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厅前,加拿大钢琴家路易·洛尔蒂站在复兴中路上,凝望了片刻……一别三十多年了,除了街边蔓延开去的成排梧桐,上海变了好多好多。

  钢琴家洛尔蒂是作为上交2017-2018乐季驻团艺术家来参加“大师不在台上”对谈活动的,对久违上海的老人而言,日新月异的上海让他诧异的,何止音乐。

图说:乐迷聆听洛尔蒂的讲话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

  薪火传递

  1978年,洛尔蒂第一次来到上海。

  “当时,是和多伦多交响乐团一起来的。”洛尔蒂说。那个年代,上海人走进交响乐厅,就像外国音乐家走进上海一样稀奇,全都是新鲜与震撼。当时,14岁的余隆就坐在观众席里,对未来年少懵懂。

  此番来到上海,洛尔蒂见到了余隆。洛尔蒂说,“他告诉我,他被那场交响乐打动了,从此以后他决心长大做一名音乐家。”余隆做到了。

  时隔三十年,昨天的现场,又出现了一个孩子——来自上音附中高一的一位女孩,现场为洛尔蒂演奏了肖邦的《第三叙事曲》。洛尔蒂不遗余力地现场教学,充满热情几乎停不下来。“在欧洲,台下坐的几乎都是白发人。我这次来上海,发现观众席里年轻人居多,有的还带着孩子来。孩子值得我们送给他们更好的艺术。”洛尔蒂说。

  女孩自然获益良多,或许是她,也或许是台下另一个孩子,将成为下一个传奇,谁知道呢!

图说:乐迷聆听洛尔蒂的讲话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

  进步太大

  第二次来上海,是1983年。

  “那次在上海举办了我的独奏音乐会,还与上海交响乐团进行了合作。”让洛尔蒂印象很深的是,在老团长黄贻钧的指挥下,乐团发挥了超乎他想象的水准。

  几十年来,洛尔蒂再没有来过上海,一直在世界各地演出,他坦言演出本身已经没有什么让他特别难忘的了,“有时候难忘的是音乐厅环境不错,有时候观众反应好,有时候钢琴的音准特别棒……很高兴在上海,这些都有。”

  其实,也不完全是客套。“这里的音乐厅的环境真的是世界级的,乐手的进步也让我很惊奇。”洛尔蒂说。上海三十多年的变化,让他出乎意料——当然不只是音乐。

图说:洛尔蒂在上海与乐迷对谈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

  带回记忆

  在洛尔蒂的家里,至今还保存着几十年前从上海带回去的磁带、CD,不是什么古典乐、交响乐,而是流行音乐。

  一般来说,音乐家对现场音乐都是非常挑剔的,很少会去买磁带、CD这种录音室出品的音乐产品。可是洛尔蒂却偏偏喜欢收集这些,每到一处,他都要带一些当地的旋律回家。文化差异是影响一位钢琴家是否“精彩”的关键所在,洛尔蒂的“收集爱好”让他的演奏风格变得更为多样。

  “印象最深的是《南泥湾》,有一次在加拿大,我还听到过别人现场演奏这首曲子,我马上就知道了,因为这个旋律真是太好记了。”洛尔蒂说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,正是从一盘盘磁带、一张张唱片和一份份谱子中,慢慢积累完成的。

  昨晚,洛尔蒂弹奏了丁善德的《钢琴协奏曲》。“这是我第一次演绎中国作品,为此我做了很多准备。”洛尔蒂在丁善德的这部钢琴协奏曲中,看到了丁老丰厚的人生经历,也看到了中外文化交融碰撞的影子,“如果有机会,我一定要去拜读丁老的自传。”

  三十年多后的上海的大街小巷,值得洛尔蒂带回家的肯定更多。(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)

图说:洛尔蒂在上海与乐迷对谈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

  【马上评】为中国点赞

  昨天,洛尔蒂为中国的变化点赞,为中国音乐的进步鼓掌。

  其实,倒也并不稀奇,别说三十多年不来上海,就是三年,三个月不来,上海的变化都是巨大的。

  当洛尔蒂放下客套,教起中国孩子弹琴的时候,他还是很挑剔的。在他看来,孩子的琴技框架太多,自由太少。这是世界级艺术大师对孩子的忠告,似乎没有鼓掌点赞那么顺耳。所谓忠言逆耳,中国音乐想要更接近世界音乐中心,这样的忠言应该更多一些。

  另一方面,如今上海人好东西见得多了,洛尔蒂再来中国,大家早已失去了改革开放初期对“外国人唱京剧”“外国人说相声”等的追捧,什么是大师,什么是经典,什么是客套,什么是中肯意见……海纳百川,是城市精神,是我们的追求,否则上海也不会变得让洛尔蒂这样的外国人啧啧称奇。

  大师,其实有时间可以多来来,也可以更挑剔一点,不仅要惦记着再带回去点中国的CD,也要多给我们留下点好东西。